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食品安全 >> 正文

国内“食”油危机四伏 产业结构优化才是出路

http://news.qm120.com2010-03-22 17:13:52 来源:全民健康网

  邱宝昌说,金龙鱼等食用油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他认为,厂家先放风要涨价,让市民多购买,不排除是商家玩的“涨价促销”手段,尤其是造成一些地方的消费者抢购,影响了正常市场秩序。从表面上看,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隐患存在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因主要是大豆种植面积减少、跨国巨头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而内部原因则在于没有清晰的食用油管理制度,导致国内食用油市场价格混乱。但溯本求源,是对粮食产业认识的误解以及没有建立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

  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棕榈油、大豆、菜籽已占我国食用油75%以上市场份额,其中:棕榈油100%进口,大豆及其大豆油2/3以上进口,菜籽虽全部自给,年产仅1500万吨油料,约生产350万吨食用油,其他25%为花生、葵花和芝麻、棉籽等油种。

  我国习惯将大豆归为粮食范围,却将其他油料作物归为经济作物。在政策上,粮食作物可获得国家诸多支持,但对经济作物主要依据市场调节。这一现象一直被粮油专家认为是“中国油料作物与食用油一直未能像粮食一样稳步发展并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像重视粮食、大豆一样重视油料作物,特别是重视花生、葵花等高等油料品种,并纳入粮食安全体系中考虑和安排。对花生产业给予政策扶持,通过提高食用油料中的花生种植比重,优化现有的食用油结构,可以极大地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

  此外,在规范国内食用油市场上,一个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条例和权责清晰的食用油生产准则,才能在消费终端真正对这一民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首页1234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